賽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賽晶科技」或「公司」;股份代號:0580.HK;連同其附屬公司,「本集團」)公布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回顧期」)的中期業績。
本集團實現銷售收入人民幣4.91億元,較去年同期的6.88億元下降28.6%,主要由于特高壓直流輸電及柔性直流輸電領域及電氣化交通領域收入減少所致。錄得凈虧損人民幣0.13億元,綜合毛利率25.8%,較去年同期的30.3%下降4.5個百分點,主要受高毛利產品占比下降、產銷量下降和部分原材料價格上漲導致的產品單位成本上漲所致。
緊貼國家政策,持續深耕綠色低碳能源發展
輸配電領域,本集團于回顧期內實現銷售收入人民幣3.03億元,占期內總銷售收入約62%,毛利率為27.7%。根據「十四五」規劃及國家電網公司發布的「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高壓直流輸電領域投資和建設規模將保持較高水平,「十四五」期間將建成七個國內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新增輸送容量5600萬千瓦。2021年上半年,集團主要交付「陜北-武漢」工程、「白鶴灘-江蘇」項目、±800kV復龍換流站項目訂單,及大灣區南粵直流背靠背工程訂單。
工業及其他領域方面,2021年上半年錄得總銷售收入人民幣1.69億元,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中,新能源發電領域業務和金屬冶煉領域業務表現較好,分別錄得銷售收入人民幣59.5百萬元、人民幣22.7百萬元,較2020年同期分別增長91%、32%。電氣設備領域錄得銷售收入人民幣85.3百萬元,較2020年同期下降26%。
電氣化交通領域方面,本集團向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下屬公司等軌道交通車輛裝備制造企業提供多種電力電子器件,用于制造其牽引變流器。由于期內貨運大功率電力機車、客運動車組采購量有所下降,本集團于軌道交通領域錄得銷售收入人民幣18.2百萬元,較上年同期下降76%。
「科技創新」引領企業發展,前沿技術研發落地步入快車道
回顧期內,公司大力開展技術研發創新。功率半導體及配套器件板塊,2021年上半年,公司首條IGBT生產線正式竣工投產。生產線采用全自動化智能管理設計,具有業內一流生產效率和質量控制水平。此次生產線正式投產,將加快公司IGBT系列產品研發,推進后續生產線建設。于報告期內,公司亦正式推出EV-Type IGBT模塊,產品采用前沿雙面冷卻設計,具出色性能表現,是面向電動汽車、新能源等領域的最新一代模塊技術,并可最大程度發揮碳化硅芯片的性能優勢。
前沿性電力電子技術板塊,公司最新研發的阻抗測量產品贏得歐洲船舶制造領域「新型船舶直流電網(Onboard DC-Grid)科技研發項目」訂單。公司研發的1500V/500A船用固態直流斷路器正式交付歐洲船舶客戶,并推出1500V/1500A、1500V/3000A型號產品。該產品采用模塊化設計,可實現靈活、最優化系統設計,有效提升船上電力系統效率,促進綠色、節能的混合動力或全電力船舶快速發展。電氣化鐵路地面自動過分相裝置智能開關已投入現場運行,并通過中期運行考核。柔直用支撐電容器已通過海上風電用柔性直流輸電換流閥設備的測試,即將投入運行。
賽晶科技董事會主席項頡表示︰「賽晶科技緊緊圍繞著國家戰略指引和電力技術發展方向,深耕對綠色低碳能源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的功率半導體及配套器件、前沿性電力電子技術兩大關鍵領域。在『碳達峰、碳中和』及『清潔替代、電能替代』兩大能源戰略背景下,電動汽車、新能源發電、儲能、智能電網等新興產業快速發展,帶動了對功率半導體器件技術和前沿性電力電子技術的需求大幅增長。根據『十四五』規劃和國家電網公司發布的『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十四五』期間,于高壓直流輸電領域的投資和建設規模將保持較高水平。本集團力爭繼續保持在該領域的領先地位,以出色的產品質量保證高壓直流輸電項目的順利實施。二零二一年下半年,本集團將繼續全力推進IGBT項目,加快生產線調試并早日實現量產,開展i21芯片和ST-Type模塊研發。廣泛開展客戶送樣驗證,力爭實現批量產品訂單及交付。此外,本集團將繼續大力推動新前沿性電力電子技術的產品研發、應用示范和市場開拓,一如既往堅持以技術創新為發展第一驅動力,圍繞構建新型電力系統開展技術創新和應用探索,為國家能源戰略目標的實現做出貢獻,并力爭企業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長期共同增長。」
平臺信息提交-隱私協議
· 隱私政策
暫無內容